每年安徽专升本成绩公布后,总有考生被 “分数线” 搞得一头雾水。不同于简单的 “过线即上岸”,安徽专升本藏着3条关键分数线,堪称上岸路上的 “三重关卡”。少闯一关,心仪本科都可能与你失之交臂。2026年考生务必盯紧这几条线:
1、第一关:省定公共课合格线,拿录取 “入场券” 的底线
年份 类别 | 2021年 | 2022年 | 2023年 | 2024年 | 2025年 |
普通类(文) | 132分 | 140分 | 166分 | 160分 | 160分 |
普通类(理) | 80分 | 85分 | 115分 | 90分 | 90分 |
建档立卡(文) | 112分 | 120分 | 146分 | 140分 | 140分 |
建档立卡(理) | 60分 | 65分 | 95分 | 70分 | 70分 |
艺术类(文) | 99分 | 105分 | 125分 | 120分 | 120分 |
艺术类(理) | 60分 | 64分 | 86分 | 68分 | 68分 |
这是安徽专升本的 “最低准入门槛”,由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划定,考后才会公布。没过这条线,后续所有录取环节都与你无关。
普通考生怎么算?
文科考生需满足 “语文 + 英语” 总分≥省定文科线(2025 年已知≥160 分);理科考生需满足 “数学 + 英语” 总分≥省定理科线(2025 年已知≥90 分)。两门公共课总分不够,哪怕专业课考满分也没用。
特殊考生的 别忽略!
退役士兵(非免试)和建档立卡考生有单独划线政策,公共课合格线比普通考生低不少,录取时也会单独排序。符合条件的考生一定要提前了解细则。
2、第二关:院校专业课校控线,目标校的 “专属筛选线”
闯过省线只是拿到了 “入场券”,想进入目标院校的录取,还得跨过学校划的 “专业课门槛”。这条线考前就会公布,藏在招生院校的《招生章程》或《招生简章》里。
3 种划线方式,报考前必须查清楚!
不同学校的校控线规则差异很大,主要分三类:
单科划线:要求每门专业课都达到最低分,比如 “专业课一≥50 分、专业课二≥45 分”;
总分划线:两门专业课加起来满足最低要求,例如安徽科技大学 2025 年就要求 “专业课总分不低于 100 分”;
不划线,择优录取:看似没有明确门槛,但实际是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筛选,竞争反而可能更激烈。
关键提醒:如果公共课过了省线,但专业课没达到目标校的校控线,也会失去该校该专业的录取资格。报考前一定要翻遍目标校的招生文件,把这条线抠清楚!
3、第三关:院校专业录取分数线,决定 “上岸与否” 的终极线
这是三条线里最重要却最“滞后”的一条:只有院校录取结束后,才会随拟录取名单一起公布。
这条线是怎么来的?
本质是 “该专业最后一名被录取考生的总分”。比如某专业招50人,第50名考生的总分是 420 分,那该专业当年的录取分数线就是420分。分数达到这条线,基本就稳拿录取通知书了。
对考生的实用价值在哪?
对当年考生来说,这条线 “事后才出”,参考意义不大;但对 2026年及以后的考生,这可是 “宝藏参考”:越近年份的录取线,越能反映该专业的竞争烈度。一般来说,公办院校比民办高、招生计划少的专业比多的高、文科专业比理科高,这些规律能帮你精准定位目标。
4、最后划重点:别漏了“调剂捡漏”的关键机会!
如果第一志愿校控线差了几分没过去,千万别直接放弃!调剂阶段可能藏着 “翻盘机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