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专升本招生计划2192人,共招收18个专业。其中电子商务专业(文)招生计划27人,工程造价专业(文)招生计划21人,英语专业(文)招生计划21人,汉语言文学专业(文)招生计划21人。
2025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专升本招生计划
专业名称 | 院校代码 | 院校名称 | 科类 | 学制 | 招生计划 | |||
合计 | 普通本科及职教本科计划 | 退役士兵计划 | 专项计划 | |||||
电子商务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文) | 2 | 27 | 25 | 2 | |
工程造价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文) | 2 | 21 | 19 | 1 | 1 |
英语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文) | 2 | 21 | 20 | 1 | |
汉语言文学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文) | 2 | 21 | 20 | 1 | |
学前教育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文) | 2 | 201 | 200 | 1 | |
市场营销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文) | 2 | 16 | 15 | 1 | |
财务管理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文) | 2 | 112 | 110 | 2 | |
物流管理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文) | 2 | 27 | 25 | 2 | |
服装与服饰设计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艺) | 2 | 16 | 15 | 1 | |
环境设计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艺) | 2 | 52 | 50 | 2 | |
财务管理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理) | 2 | 71 | 70 | 1 | |
物联网工程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理) | 2 | 54 | 48 | 4 | 2 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理) | 2 | 149 | 140 | 9 | |
药学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理) | 2 | 121 | 115 | 1 | 5 |
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理) | 2 | 4 | 4 | ||
中药学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医) | 2 | 768 | 710 | 8 | 50 |
护理学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医) | 2 | 345 | 320 | 5 | 20 |
康复治疗学 | 46 |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| (医) | 2 | 166 | 140 | 6 | 20 |
学校概况
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坐落于古都西安的西咸新区,是由步长制药集团投资创办,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。学校以医(药)为特色优势学科,构建了医(药)、经、管、工、文、教、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、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格局。学校先后被评为“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”“陕西高等学校先进校级党委”“陕西省文明校园”“陕西省平安校园”“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”,荣获“全国五四红旗团委”“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”“黄炎培优秀学校奖”等称号。
学校创办于1997年,前身为陕西国际商贸专修学院;2002年更名为陕西国际商贸职业学院,实施专科层次教育;2008年升格为本科并定名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,开展本科层次教育;2012年获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,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,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单位。历经风雨,形成了“精诚仁爱、革新图强”的办学精神和“立德笃学、允能躬行”的校训,“修德、精业、求真、创新”的校风得以薪火相传、生生不息。顺应发展,确立了“地方性、应用型、差异化”的办学定位和“以人为本、服务社会、包容开放、追求卓越”的办学理念。适应需求,创立了“三结合、五赋能”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“54321”人才培养体系。
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,拥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、“步长学者”3人,培育省级教学团队6个、省厅级科技创新团队6个。设有14个教学单位,33个本科招生专业,涵盖工学、医(药)学、文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教育学、艺术学等7大学科。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,联合培养研究生14人。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,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,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个,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,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。依托步长制药集团企业办学优势和西咸新区创新发展机遇,深化产教融合,强化校企合作,实施协同育人,与22家企业共建了步长中药现代产业学院、珠宝现代产业学院等7个现代产业学院。深化教学改革,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,建有省级一流课程18门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、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4门、省级线上特色课程1门、省级优秀教材4部;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2项,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。校内建有实验实训场所201个,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;获批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、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基地、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省级实践教育平台12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