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川科技学院2025年专升本招生计划共计1985人,其中专项计划70人。特别提示:招生计划数含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计划,具体免试人数,请查阅各招生院校网站的公示名单;专项计划指招收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职(专科)应届毕业生,招生实行单列计划,单独录取。
银川科技学院2025年专升本招生计划
院校介绍
01
师资优势
学校大力实施“名师立校、人才强校”战略,采取强有力措施广开招贤纳才渠道,组建形成了一支水平高、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、学科门类齐全的师资队伍。既有以博士生导师为代表的学界耆宿,又有以硕士为主的青年才俊,还有来自知名企业、科研院所的“双师型”人才。“名师登讲台,教授上一线”成为主要教学特色。优质的师资队伍,为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以及学校的快速发展,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02
专业优势
学校开设机械工程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能源与动力工程、土木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会计学、工商管理、网络与新媒体、汉语言文学、英语、环境设计、播音与主持艺术、广播电视编导、表演等33个本科专业;开设工程造价、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、软件技术、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等16个专科专业,形成了工、管、艺、文、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。其中2个省级优势特色(重点)学科,3个省级“十三五”重点建设专业(群),5个省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,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03
教学优势
学校充分利用政地行企资源平台,积极推进产教融合。工科类专业对标“新工科”建设要求,提出“亲近产业、专业融合”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,从产业一线需求和应用构建了“新工科背景下突出专业融合与技术应用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”。依托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群“机电能源装备群”,将机械、电气、能源动力、计算机类专业进行集群建设,以产业链对接专业链,探索围绕绿色能源和智能制造两条主线,实现校内工科类专业交叉融合,工科与管理学交叉融合。以区级绿能数智现代产业学院为平台,建成宁夏高校首家智能微电网实验室。传媒类专业构建以专业理论课为“基础”、基本技能课为“核心”、创作类课为“特色”的全链条全媒体大类融合人才培养体系,以“媒介融合“层进式实践教学”为手段,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。相关成果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。利用“学会—企业—高校”联合体,精准对接企业技术、人才、资源等需求,连续多年举办学术高峰论坛,致力于多元化创新平台的搭建,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04
实践优势
学校发挥专业特色优势,坚持“注重实践、强化能力、多元发展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校内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103个,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84个,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3个,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。构建“课程思政+思政课程”“专业教育+社会实践”“课内学习+课外实践”的实践育人模式,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捉升专业能力,学校已与184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协同创新、合作育人关系。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4项,自治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。推进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改”,增强学生技术技能培养,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近年来,依托各类学科竞赛平台,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级、国家级和省级各类竞赛4000余人次,获得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团体一等奖、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特等奖、“国青杯”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、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、全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、宁夏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奖项624项,其中获国家级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6项。2020年承办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、喜剧短视频展映、全国无人机航拍竟赛,吸引国内外240余所高校5000余部作品参赛。